從一間只有二百多名學生的專上學院,到成為學生過千的亞洲第一表演藝術學府,香港演藝學院在過去四十年有賴教職員上下一心謹守崗位,推動學院不斷創新發展。音樂學院副院長及作曲及電子音樂系主任麥偉鑄教授,以及行政助理(製作)麥筱娟加入學院多年,與演藝學院同步成長,回顧過去漫長的職場生涯,兩人未感怠倦,更不約而同慶幸自己找到工作中的快樂鑰匙。
麥偉鑄教授:學生為本 百花齊放
「以前香港舉辦藝術節,大部分表演者都由海外來港演出,但現在愈來愈多本地藝術家,當中有很多演藝學院的畢業學生,演藝學院可以說是培訓本地藝術家的開荒牛。」一起參與拓荒工作的麥偉鑄教授,人稱小麥老師,資歷深厚卻自謙「小」,深受學生愛戴。
小麥老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後赴美進修並學習電子音樂,回港後輾轉加入演藝學院教授音樂學科,協助成立電子音樂室,至近年掌管作曲及電子音樂系。說到演藝學院音樂課程的獨特之處,他表示特點在於專項,「學生可以專修作曲、鋼琴、小提琴等,專項需要花上很多時間練習,例如中大和港大也有作曲課程,但我們所佔的比例較多,就讀四年至少有十五、六首作品,每首都有公開演出,即使在全球其他音樂學院也絕無僅有。」
譜寫誌慶樂曲
除了學院節目外,對外也有不少演出機會,最令小麥老師印象深刻的是二零零三年獲半島酒店邀請參與七十五周年誌慶活動。「我們選出十位作曲系學生,各自創作不同類型的短曲,再分別在演藝學院和酒店舉行音樂會,由時任音樂學院院長甘閔霆教授擔任指揮,所有作品輯錄於半島酒店七十五周年紀念唱片之內。」參與的十位學生不但獲半島酒店頒贈獎學金及免費贊助一天食宿,當中兩位優異同學更可入住總統套房,他笑說:「遺憾的是只有學生獲獎,老師沒有份!」二零零三年亦是香港天文台成立一百二十周年,作曲系同學特別為此譜寫名為《千秋風雨晴》的誌慶樂曲,並在天文台舉行音樂會,「過程中不斷與學生商討、改進,雖然很忙,卻是開心事。」
創作不能停下來
多年來,出於小麥老師門下的音樂人不計其數,包括流行曲或音樂劇作曲家、活躍於影視圈的配樂師、大學音樂系講師,或在歐洲發展的藝術家,「看到學生為自己熱愛的事去拼搏,我很欣慰。我經常對他們說,畢業後不要停下來,但追夢之餘也不要跟環境和際遇作對,例如有同學成為中學教師,帶領校內一隊出色的合唱團,可以創作很多合唱團作品。但如果他堅持只寫電子音樂,這不是跟個人環境和際遇作對嗎﹖這樣會變得很痛苦。」
政府銳意發展香港的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而演藝學院正好是培育未來表演藝術人才的基地。小麥老師以「學生為本 百花齊放」八個字概括對學生以至音樂學院的期望,「我們一直奉行學生為本,學院大部分資源都投放在學生身上,提供大量演出機會,學生透過參與演出,成長和學習的速度會更快。」至於「百花齊放」,是主張,也是態度,「我聽很多不同類型的音樂會,包括一些非古典亦非流行的實驗性音樂。我有不少畢業學生正在創作這類型音樂,我認為是好事,能夠藉着不同音樂將聽眾連結起來,發展出更大的聽眾群,以開放態度進一步擴闊文化藝術的模式。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的畢業生才能享有更多發展機會。」
麥筱娟:在歡樂氣氛中工作
一九八八年加入演藝學院的麥筱娟是另一位拓荒者。服務學院近三十七年,對入職時的點滴記憶猶新,「那時有兩份工選擇,一是從事商業雜誌出版,二是演藝學院科藝學院的製作助理,我認為學院的工作較為有趣,加上簇新的校舍實在很吸引。」
入職以來,演藝學院的架構曾多番轉變,但麥筱娟的工作性質不變,主力協助製作經理處理文書、帳項、道具等事務,「入職以來我曾與七位製作經理合作,很幸運,他們每一位都很友善。」早年的製作經理多為外國人,一般任期四至六年,「外國人處事態度較放鬆,但工作一樣落力,只是處事風格略為輕鬆。」
旁觀「09-23」的挑戰
舞台製作以工時長見稱,負責文書工作的麥筱娟毋須「09-23」,卻感受到學生的壓力,「印象中以前的學生比較成熟,有些工作過一段時間才重返校園;現時大部分學生在中學畢業後直接入學,感覺比較『小朋友』,而舞台製作需要照顧後台所有人和事,所以他們特別忙碌,三更半夜還在發電郵。」昔日簇新的校舍,經過多年發展後,如今變成她口中的「土地問題」,「演藝學院的強項之一是有多個表演場地,對學生演出大有幫助,但儲物空間不足,是當前面對的問題。」
身邊的朋友知道麥筱娟在演藝學院工作,總會問她是否經常見到明星。事實上,這種情況並非時常發生,但讓她最難忘的經歷確是遇上偶像,「有一次藝進同學會辦舞台劇,演員過來視察場地,當時我們的辦公室在服裝間旁邊,突然看到發哥(周潤發)路過更望入來!我是發哥影迷,辦公室也貼着他的海報,於是立刻問他索取簽名、合照留念,非常開心!」
如果職涯是一趟旅程,麥筱娟可謂一心一意一直前行,為何不考慮轉換工作跑道﹖她笑笑說:「我熟習這裏的工作,沒有太大壓力,跟同事相處融洽,每日開開心心返工!」找到自己工作崗位的價值,享受箇中滿足感和安全感,就是快樂工作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