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頒獎台重返校園,凌文龍回憶起與香港演藝學院師友的點滴,細述這兒如何把他琢磨成本年度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
今年夏天的一個下午,憑電影《黃金花》榮獲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的凌文龍(小龍)回到香港演藝學院的排練室,碰到多年來的良師益友,相談甚歡。這位默默耕耘十年的演員,彷彿瞬間變回當初的學子,昔日在戲劇學院的回憶頓如泉湧。 小龍跟很多演藝學院學生一樣,是一個敢於追夢的人。「我自小希望為興趣而工作,並非只為賺錢。」他就讀中四時初次接觸戲劇,在舞台上找到「存在感」,繼而對戲劇萌生興趣。不久之後,他參加了演藝學院的暑期課程,始知這是香港唯一開辦戲劇課程的高等學府,並由民政事務局資助,於是中五會考後下定決心報讀。當時競爭激烈,數百名報讀者當中僅30位獲取錄,他笑言能夠脫穎而出,可能是因為自己「厚臉皮」。他憶述面試的情況:「考生要通過三輪面試。第一輪是唱歌,怎料我唱了沒多久便忘記歌詞,於是厚著臉皮地以『啦啦啦』唱完整首歌,考官也忍不住笑。」
小龍先後就讀文憑和學士學位課程,於2008年畢業,其間所學的知識終生受用。 「上演技課時,老師引導我們了解自己,一起分析哪些性格特質和行為會阻礙我們演戲,這個過程迫使我們面對自身的恐懼和弱點。」小龍開初曾因為達不到老師的要求而意志消沉。「當時我很怕被老師評頭品足, 有一次我向陳淑儀老師說他把我迫得太緊, 老師直斥我根本未盡全力。」小龍形容這句話為有如當頭棒喝,教他反省良久。 小龍畢業後加入香港話劇團,獲得很多演出機會,嘗試不同的角色和劇目,亦有幸跟前輩們學習。看似十分順利的事業,其實亦有碰釘子的時候。小龍加入香港話劇團初期,曾因為不喜歡劇本、跟對手和導演合作不來而鬧脾氣。「我當時只想硬著頭皮演罷就算,後來我翻看當日演出的影帶,才發現自己演得很糟糕。那一刻我才明白,若果演員被自己的情緒影響,是不可能演活角色。」那次年少無知的任性, 令他頓悟演戲的真理。「演戲是沒有捷徑、而情感是不可能假裝出來。作為演員,你不能期望每部劇本、每位合作的對手和導演都是你喜歡的。當年多得老師和前輩教導,我學會怎樣全心全意演好角色。現在,每當再遇到不稱心如意的情況,我會提醒自己為甚麼想演戲。」
本著這股敬業樂業的精神,小龍在香港話劇團已渡過十年的時間,並因為在《最後作孽》的演出而獲邀參演電影《黃金花》。今年,小龍快將離開香港話劇團,正為事業的新一頁而摩拳擦掌。「雖然未來充滿未知之數,但我會演好每個角色、鍛練自己、嘗試創作,最重要是演好當下的自己。」 小龍總結在演藝學院的五年學習生涯,他認為這兒讓他學會演戲是一門專業和認真的藝術,它不只帶來存在感,而且更賦予演員一份使命感。「演藝學院大師兄潘燦良曾跟我討論過為甚麼社會需要演員。每一部戲都反映了製作團隊的想法,並帶有他們希望表達的訊息,而這些訊息可啟發觀眾思考和反思。這令我覺得我的工作有意義。」他在《黃金花》裡細膩感人的演出,讓觀眾認識自閉青年的內心世界,這正正是全情投入的演員在社會上所能發揮的作用。「當你愛你的工作,你自然會願意付出;當你願意付出,自然會對這個社會有貢獻。」
(原文於《演藝通訊》2018年9月號刊登, 按此閱讀原文。)
按此訂閱電子月刊和學院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