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香港演藝學院四十周年重點音樂劇:《我佛無著經》 向過去四十載的學院老師和學生致敬

2025年4月7日

香港演藝學院四十周年重點音樂劇:《我佛無著經》 向過去四十載的學院老師和學生致敬

香港演藝學院

為了慶祝香港演藝學院(演藝學院)四十周年,演藝學院的戲劇學院,與舞蹈學院、戲曲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音樂學院和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於5月7至10日攜手呈獻演藝學院四十周年重點音樂劇:《我佛無著經》。

 

署理戲劇學院院長兼此劇導演黃龍斌最初構思《我佛無著經》是一個浪漫和熱情的喜劇。他希望創作一部致敬老師和學生的音樂劇,分享演藝學院四十年來師生在藝術學習中的經歷:「這部音樂劇以中國經典《西遊記》的故事為藍本,描繪了五位師徒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成功獲取真經的過程,借此比喻學院師生的學習歷程。我們都明白,學習藝術從來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深知『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道理。過去每位對藝術付出心血的老師和努力不懈的同學,今天都應該受到嘉許。未來的四十年,如何秉承傳統並開拓更新的藝術之路,實在令人期待。」

 

此次製作動員了全校各藝術領域的專業老師,包括戲劇、舞蹈、設計美學、音樂、電影等,帶領多達二百位學生和校友共同參與演出和幕後製作。此外,我們更邀請了傑出藝術家和學院的支持者一同參與是次大型製作,包括曾編寫多個著名音樂劇如《大狀王》的張飛帆先生擔任編劇,創作了多次獲獎音樂劇的校友何俊傑先生擔任作曲及音樂總監,曾編寫膾炙人口的音樂劇如《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遇上1941的女孩》的校友鍾志榮先生擔任填詞,不論在戲劇或音樂劇上皆獲獎無數的著名校友林澤群先生則演繹唐三藏一角,強大陣容,大家拭目以待。

 

香港演藝學院四十周年重點音樂劇:《我佛無著經》
粵語音樂劇,附中文及英文字幕
歡迎12歲或以上人士欣賞


編劇:張飛帆
作曲及音樂總監: 何俊傑
填詞: 鍾志榮
導演:黃龍斌
編舞:岑智頤
指揮:徐惟恩
客席演員: 林澤群


佈景設計:黃逸君、黃樂瑤
服裝設計:李峯、郭海欣
燈光設計:陳焯華
音響設計:梁寶榮
錄像設計: 張詠賢
製作經理:劉慧瑩、林綺彤


門票現於Cityline公開發售:https://cultural.cityline.com/tc/2025/whatthebuddhasaid.html

故事大綱及製作團隊:https://www.hkapa.edu/tch/event/academy-musical-what-the-buddha-said


 

香港演藝學院 (www.hkapa.edu)
香港演藝學院(演藝學院)於1984年依據香港演藝學院條例成立,是在表演藝術教育領域具領導地位的高等學府。演藝學院提供學士課程與實踐為本的碩士課程。學習範疇包括戲曲、舞蹈、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與舞台及製作藝術。演藝學院的教育方針著重反映香港的多元文化,中西兼容,更提倡跨學科學習。 

自2008年以來,演藝學院獲得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局)授予的「學科範圍評審」資格,使演藝學院能夠自行監察和評審其五個學科範圍(舞蹈、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與舞台及製作藝術)內的學士學位及大專課程。由2016年起,演藝學院獲批的「學科範圍評審」資格擴展至涵蓋碩士學位及以下的學位及大專課程。自2023年起,戲曲學院所開辦的大專和學士課程亦已通過評審局評審,獲得自行監察和評審的許可。 

除灣仔本部外,位於薄扶林的伯大尼古蹟校園自2006年起,亦是電影電視學院的培訓設施所在地。

 

根據2025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香港演藝學院於表演藝術類別排名全球前二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