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科技」近年成为文化艺术界的关键词, 尤其过去一年受疫情催化, 艺术界借助科技寻求新的表演形态, 开拓更多超越想像的创作空间。演艺学院一直积极提倡跨学科、跨媒体创作的项目, 今年初舞蹈学院院长陈颂瑛教授请来舞台及制作艺术学院校友王志勇, 共同策划《一花一天堂》体验装置和《动. 观. 静》体验式舞蹈表演(按此观赏装置和演出片段),让学生透过装置作观察和反思,继而进行舞蹈创作, 探索表演艺术呈现方式的各种可能性。
是次合作的契机,源自双方对艺术有著共同的看法;陈教授表示现今的舞蹈艺术家不但需要出色技巧和专业态度,还要具备知识转移和协作的能力,以及保持好奇心:「我们要懂得把舞蹈知识和艺术意念转化,并应用在不同范畴上,例如编舞、教学,甚至艺术行政方面,亦要跟不同界别的艺术家合作,打开舞者的创作思维,探索把科研元素转化为创作动机或素材的可行性,这正正是我和小勇想做的事。」
志勇笑称自己是演艺学院的「亲生仔」,主修舞台灯光设计,於2003年以一级荣誉的佳绩毕业后,远赴巴黎,先在索邦大学修读法国语言和文化,及后到巴黎第八大学修读视觉艺术。2016年,他前往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跨学科角度与神经科学家探讨静观与感官体验装置的结合,研究有关艺术与精神健康的议题。纵使近年频频到欧美取经,志勇仍一直与演艺学院老师及本地艺术界保持紧密联系。
陈教授留意到志勇2018年於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的《一沙一世界》,认为符合舞蹈学院未来的发展方针,於是展开合作讨论。「当时我正著手计划舞蹈学院未来十年的艺术发展方向,其中有两个主要范畴——舞蹈科学和舞蹈科技——这两大项目是全球舞蹈界正密切关注的课题。」
未来发展方向
舞蹈科学与运动科学理念相近,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营养学等科学领域,利用科研协助舞者改善表现,减少受伤及劳损机会,从而提升表演能力,为舞者的职业生涯建立更佳的前景。陈教授指台上的舞者就如100米的跑手:「我们如运动员一样,须要锻炼爆炸力、精准度和持久力,才可以在舞台上转出数十个圈,或者跳出高难度动作。此外亦著重心理和生理的均衡发展,提升舞者的心理质素和精神健康,目的是延长舞者的表演生涯。通常40岁已是表演生涯的顶峰,没有办法再继续,但如果训练或表演时一直照顾好身心健康,表演至五、六十岁也是可以的。」
为了配合发展,学院在软件和硬件上花了不少功夫,例如设置舞蹈科学实验室,利用仪器收集学生体适能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再调节训练时间。软件方面,学院对於培育人才早有准备,「我们其中一位舞蹈科学的讲师是我们的舞蹈艺术硕士生,她毕业后到了英国修读舞蹈科学硕士学位,随后留英工作。现时她已学成回流,在学院传授相关知识。」(为了引起更多舞蹈科学相关的讨论, 学院的舞蹈科学部举办了「提升舞者潜能系列」网上研讨会,邀请不同专家分享他们帮助舞者改善表现、健康、心理质素和创意的经验。按此重温研讨会)
至於舞蹈科技就是将科技应用於舞蹈的不同领域,例如将舞蹈结合电影科技或虚拟实境技术。学院设有舞蹈与科技创作剧场,提供大量多媒体器材支援创作、研究和开发,「舞蹈表演不再局限於舞台,而是可以循多种手法展现於不同媒介,尤其疫情下更需要跨媒介的舞蹈艺术创作,透过科技发挥更多可能性。」
跨学科自主学习
作为跨学科艺术家,志勇的创作著重探讨艺术与科学多元合作的可能性。他的《一花一天堂》创作概念得到香港艺术发展局的资助后,找来演艺学院舞蹈学院担任合作伙伴。陈教授认为是次合作可以作为一个跨学科教育的先导计划,透过融合装置艺术和舞蹈教育,为舞蹈学院引入新思维,於是邀请志勇担任驻院艺术家,促成《一花一天堂》的展出及合作的诞生。创作背后所掀动的思潮,回应了学院强调的跨学科学习,陈教授称:「学院主张跨学科合作,但大家未必能掌握如何去做。借助《一花一天堂》,我们可以打开这扇门,让音乐学院、舞台及制作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的师生一起进来,不止是体验,更重要的是探讨日后合作的空间。」另一方面,演艺学院的驻院艺术家通常来自本科范畴,今次陈教授打破惯常做法,请来舞蹈以外的艺术家驻院,无论对老师或学生都带来思维上的冲击。
《一花一天堂》体验装置的灵感来自志勇於耶鲁大学当研究员期间的静观和脑神经科学研究,装置以外,还包括《动.观.静》体验式舞蹈表演,以及从中延伸出来的网上座谈会(按此重温座谈会)和360°全景虚拟观赏。整个项目的每一部分都充满心思,给予学生多样的学习机会。志勇在装置摆放的三个星期间设计了不同的学习阶段。第一星期,志勇带领了五天的工作坊,先与学生以静观角度探讨艺术,例如甚么是静观?甚么是冥想?每天逐步深化讨论;再讲解艺术创作过程,例如分析《一花一天堂》如何由研究变为实践的艺术项目,其背后的意念和流程;最后让同学体验静观和冥想:「我会教授认知技巧,藉此帮助学生梳理情感和压力,令其创意升华,因为冥想不止於放松,而是可启发灵感。」第二星期由舞蹈学院高级讲师麦丽娜主导即兴舞蹈创作,以回应志勇的工作坊所启发的灵感,并同时指导学生於装置上作回应和作出新尝试,最后设计出舞蹈表演方向和结构。第三星期迎来现场观众,让学生於30多节的演出与观众互动,从独特的演出经验中学习。
只有分享没有分数
回顾合作过程,志勇希望担当学生学习的桥梁:「近年全球各地发生很多事,令我经常反思自己可以为下一代做甚么?我经常在欧美生活,何不将外面看到、学到的东西带回来?」问到他对演艺学院的师弟妹有何看法?他笑称不当学生是师弟妹,而是「年纪较轻的朋友」:「香港学生习惯摸索老师的底蕴,摸中了便能得到高分数,因此我经常向他们强调自己并非老师,不是来评分的,而是平起平坐地分享经验,让他们展露最真的一面。」志勇说他第一堂的课题是「不做任何事的艺术(修炼)」,面对只有分享没有分数的课堂,同学们初期都有点不习惯,但过了一星期便渐渐适应,「他们的学习能力很高,当我们与年轻人有一个对话的平台,他们获得自信后,自自然然能走得很远。」
一直默默在旁观察的陈教授认同这种学习过程对学生是一种新的启发,「小勇在过程中给予他们很大空间,我每次看学生的创作都留意到不同的变化。当一个人有好奇心,自然会对身边事物产生兴趣,会自动探索,这过程训练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项目里,我们看到科技装置为舞蹈创作带来冲击,而学生透过即兴创作作为回应,继而将其转化成另一种创作。这种跨学科艺术实践在亚洲是新颖的课题,我们希望演艺学院担当领导角色,带领香港舞蹈艺术的发展。」
受疫情影响,舞蹈学院一年多以来没作公开演出。重回舞台享受聚光灯下的激情和掌声,毕竟是所有舞者的愿望。学院下半年将专注表演项目,亦正著手筹备多项跨学科合作计划,并预计今年底与不同的海外团体合作交流,积极循多方向把舞蹈教育发展得更完善。
(原文於《演艺通讯》2021年6月号刊登, 按此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