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香港演艺学院学生——冼乐欣和彭家浩, 一个曾经是财经节目主持,一个曾经是多媒体制作人; 如今前者成为戏剧艺术( 荣誉) 学士的学生,后者成为电影电视艺术( 荣誉) 学士的学生。昔日不约而同遇上毕业后迷茫期, 每天在职场上营营役役寻找方向, 最终决定停下来感受初心, 报考演艺学院再次投入校园生活, 在学习过程中重新探索自我。换一换角度,也许能看得见另一片更阔天空。
冼乐欣就读香港浸会大学三年级时参加邓树荣戏剧工作室的两年制专业形体戏剧青年训练课程,大学毕业后担任财经节目主持,平日上班,周末上课,每到演出前加倍忙碌。「当所有事情堆叠起来,便会知道自己究竟喜欢甚么。即使放工后已非常疲累,但每日去排练仍然觉得好开心,无论多累都想全力以赴。」徘徊在生活和梦想之间,乐欣没有太大挣扎,「如果青春得一次,应该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为免留下遗憾,她决定报考戏剧学院。
每年戏剧学院的考生多达数百名,但取录的只有约二十人,作为首次报考便获取录的成功例子,乐欣谦称自己幸运,更勉励同道人大胆尝试。「只要想做即管去试,即使犹豫亦不妨先进来试一试,四年是一段漫长的过程,你在这里自然能找到答案。」
一颗纯粹的心
由工作稳定的财经台主持转为全职戏剧学生,家人的忧虑不难理解,乐欣花了两年时间证明自己,父母的态度逐渐由有所保留转为支持。「有公开演出都会邀请家人观看,希望他们在场见证我的成长。父母比较含蓄,很少直接表达,但感受到他们的喜悦,看到我在台上发光会觉得骄傲。」
演艺学院课程公认有两大特色,一是训练全面,二是实习机会多。乐欣笑称返学比返工忙,上课要学唱歌、跳舞、形体动作、剧本分析、剧场技巧等,戏剧学院每年有四大制作,还有大量小型剧场和工作坊,让学生在反覆学习和实践中领悟个中精髓。「一直以为戏剧要学的是表演技巧,去到尽头发觉是一种减法,在台上表演,技巧有好多,但最终要完全投放自己入内,并非纯粹卖弄排练出来的技巧,而是需要心有悸动才感动到观众。」
四年课程来到半路,说未来有点远,乐欣没有为工作前景预设太多期望,只盼「不要忘记当初选择行这条路的原因」。正如她视为榜样的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陈淑仪老师曾经在访问中说过,希望透过剧场教育令学生明白,假使有日不再做演员,亦能找到生活转向,发现真正的自己,学习与世界相处,选择有感觉地生活。「两年后的社会和行业如何转变,存在很多未知数,只要有颗纯粹的心,有故事想讲,任何人都可以是表演者,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舞台。」
从混沌中成长
在电影电视学院主修编剧的彭家浩,自言在入读演艺学院前,做人做事皆一片茫然。「中学毕业后修读多媒体创作高级文凭课程,随后加入一间初创公司负责制作影片,做了两年,觉得工作毫无动力和方向,不如回到学校重新学习。」
演艺学院的电影电视学位课程为期四年,他记得面试时老师问:「是否愿意放低自己,由一年级开始重新学习?」一句「重新学习」击中家浩的内心,从此改变学习态度。「我整个中学时期只看过一本书,但入读演艺学院后会自己买参考书,会主动阅读。」
家人对家浩的选择表示支持,更因此加深了父子间的了解。「有次上完电影历史堂,回家后跟爸爸谈及葛兰,当刻才知道原来他是电影迷,对早期电影历史的认识肯定比我多。」
影像的力量
影视制作以实践为主,强调团队合作,第一、二学年分组拍摄习作,第三年制作较大规模项目,至第四年完成毕业作品。家浩第二年的习作是拍摄为期半年的纪录片,讲述患病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故事,背后隐藏着拍摄者的自白。
「我小时候妈妈亦患病,当时只知妈妈有病,却没有强烈感受,直到有机会拍摄纪录片,我想不如再经历一次。」然而,纪录片说的是别人的故事,当中的情感投射点到即止,「不能硬塞自己的感受进去,但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自然会表达到想说的话。我以第三者身份出现在主角的生活中,大家互相交流,同行的过程很有趣,每拍摄一段纪录片,就好像重新认识自己一次。」
家浩是系内优异生,问到如何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他思索半响后反问:「所有功课都很困难,不是应该觉得困难吗?只有觉得难才会想办法去做好,越觉得简单越会遗漏。」他感激老师对每个同学有一定了解,无时无刻为他们带来启发,「老师们都观察得很细腻,很多时不会直接说出表面问题,而是从我们平日的处事态度分析,由此调整学习方向和进度,所以经常会得到启发,有时以为自己考虑周全,但跟老师讨论过后发现可再深入探讨,类似情况在这两年间不断重复发生。」
每年电影电视学院均会挑选部分学生作品公开放映,早前家浩的作品入选其中,让他初次体验影像的魔力。「电影来自生活,我一直希望透过影像,让观众想起一些生活中熟悉的片段。作品第一次公开放映,竟然听到观众的笑声,播完后还向我问了很多问题,令我真正感受到电影的力量。」
(原文於《演艺通讯》2021年10月号刊登,按此阅读原文。)
按此订阅电子月刊和学院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