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演艺学院成立之初,以培育表演艺术行业的专才为目标,35年过去,当代剧场经历不少转变,表演艺术家除了须具备专业技艺,还须要发展更多面向。戏剧学院院长潘惠森教授(潘Sir)自2017年上任以来,一直思考戏剧艺术继往开来的走向,「今时今日的戏剧人需要既深且广的能力,在个人范畴要专,知识和视野要阔,藉着全面训练开创自己的天地。」酝酿三年,学院於今个学年率先推出剧场构作的艺术硕士课程,并落实於2022/23学年,在学士课程现有的表演和导演主修科以外,新增应用剧场、剧场构作和音乐剧表演三个主修科目,实行跨学科、跨界别融会贯通,培育出未来的剧场建构者。
戏剧学院的学士课程一直广受欢迎,每年报考人数众多,今年吸引了三百多人报读,超出学额的十多倍;当中更有考生先后报考了10年,今年终获取录。为迎接明年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的「机构定期覆审」,学院近年积极进行课程检讨和更新,在重新审视的过程中,潘Sir经常反问自己:当代剧场需要怎样的人?「表演艺术行业非常广阔,戏剧人不止是一种职业,他们须拥有文化视野,有能力掌握剧场的种种范畴。」这种全方位训练,既要对编导演工作有充分认识,同时要具备创造力和领导才能,「剧场建构者不可以被动地等机会,应寻找甚至开拓空间,带领戏剧走向文化发展的方向。」
设计新课程需时,亦耗费极大心力,今次一口气推出三个新的科目,全赖天时、地利、人和配合。潘Sir庆幸学院的教学团队信念一致,冲劲十足,经过不停探索和讨论,决定以现有的课程为基础,延伸更多元而深层的学科内容,以迎合未来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以戏剧关心社会
副院长及戏剧学科/应用剧场系主任黄婉萍(Estella)指潘Sir是香港应用剧场的先锋,早於80年代末已将戏剧应用於教育,以全职戏剧导师的身分走进中学,为学生提供戏剧教育。应用剧场是将戏剧手法应用於不同社会范畴,如教育、社区生活、医疗等,因此形式多样化,包括论坛剧场、教育剧场、博物馆剧场、一人一故事剧场,甚至戏剧治疗等。活动通常在非传统的剧场进行,观众不再只是坐定定看戏。「假设我们的社群剧场的受众是新移民,我们须要与他们一起创作,由他们分享经历,甚至成为演员,共同创作关於他们的剧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并不是单向接收演出内容,而是有声音、有互动的剧场建构者。」
对於应用剧场,潘Sir打了一个比喻:「就像学功夫,以前学功夫多数为了打架,取胜是目的;但今天学功夫不一定为打架,也可以应用於其他领域,例如武术指导,或主题公园的表演。」将戏剧概念带入社区,发挥empowerment(赋予力量)的功能。Estella解释:「Empowerment是应用剧场的重心,让社会得以看见、听见不同社群的心声,尤其是弱势社群,例如家庭主妇,她们对社会贡献很大,但甚少得到关注;应用剧场可以是她们分享和发声的平台。」
由於应用范围广泛,课程内容除了专业的剧场知识和技巧外,还涉猎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化身分,亦要学习艺术导领的技能。「同学不仅须要热爱戏剧,还要关心社会其他人,希望带出小众的声音。如果你对人和社会充满理想和热情,这个学科会是你的新天地。」
填补创作盲点
剧场构作源自18世纪德国汉堡国家剧院,当时负责剧场构作的指导莱辛,须要兼顾一切有关剧作的内容、设计、形式、沟通及评论等事务。此学科在欧美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惟在香港仍属新学派。高级讲师(编剧及剧场构作)及学术项目主任潘诗韵(Janice),从事此专业已20年,她指本地剧场一直有人员担任戏剧指导、文学顾问的岗位,但却未有正式的学科。「当我策划课程时,参考了欧美、亚洲的专门院校,发觉大部分学院将焦点放在文学上,如剧本分析和评论。我们的课程不会只集中探讨传统文学,著重的是跨学科、跨界别、跨文化的国际合作,亦包括媒体运用、网上剧场,以及混合了戏剧、音乐和舞蹈,甚至非艺术范畴的创新剧场形式。」
有人形容剧场指导是导演的第二双眼,协助导演深化作品主题,从多角度诠释剧作的意义。因此剧场指导不单是一个工作岗位,而是一种思维和视野,如潘Sir的比喻,角色犹如风水师。「建筑师以专业角度兴建了一间屋,但在风水师眼中,这间屋可能有问题,因为前院欠缺了一个水池。这些范畴建筑师未必懂,正如导演未必认识其他层面的知识。今天的剧场不能局限於专业层面,剧场指导的角色就是去补充导演、编剧的盲点,启发他们思考得更通透。」
艺术硕士课程今个学年面世,Janice透露收生情况相当理想,获取录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背景,有建筑师、舞蹈教育工作者、戏剧及戏曲研究者、音乐老师、关注动物权益的人士等,「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对世界和创作充满好奇。修读这门学科不能固步自封,因为剧场指导须要与不同人合作,与创作团队和合作伙伴分享研究资料,同时要有冒险精神,於整合不同范畴的知识后,就不同语境勇於提出具当代意义的新概念。」课程内容包括跨学科、跨文化剧场制作、剧场指导培训、策展及演出文本创作,每一项均互相关联,以装备学生於毕业后作多面向的发展。「这样才能培育潘Sir所形容,带领戏剧以至表演艺术,走向文化发展方向的人才。」
赶上音乐剧列车
学院去年制作的《青春的觉醒》,可说是为音乐剧表演课程热身。去年执导此剧的高级讲师(声线训练)及音乐剧课程主管李頴康(大康)表示,课程除了训练学生表演、唱歌和跳舞外,还著重说故事的技巧。「以往的音乐剧课程较重视演员的表演能力,但我们在这个世代须要向前行,第一步是让演员全面了解音乐剧。香港音乐剧界需要更多创作人员,我们希望弥补此不足。究竟音乐剧应怎样写?通过认识音乐剧的历史、发展背景,以及表演形式,学生能更理解剧作家和作曲家的想法,继而可尝试创作。」
音乐剧牵涉音乐、舞蹈、戏剧三大表演艺术,能歌善舞兼具演技是基本要求,但要将这些技能化为舞台上的感染力,背后需要无比热诚。大康强调:「主修音乐剧极具挑战,须要精通三种表演艺术,故此他们要对表演有热诚,就像练武功一样,过程一定是艰苦的。观众欣赏音乐剧,看到演员能跳能唱能演,觉得他们很出色,但未必知道他们背后所花的工夫。所以学生必须非常喜欢这门艺术,这样才会愿意下更多的苦功。」
香港音乐剧发展40多年,至今未成主流,大康坦言不少观众仍分不清歌剧与音乐剧之别,但演艺学院作为香港表演艺术专才的摇篮,潘Sir认为编制课程须看得更远。「西九、国内,以及亚洲其他城市陆陆续续有大型表演场地落成,音乐剧娱乐性强,是面向大众的戏剧类型,亦是将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世界各地的大型场地都需要音乐剧创作,我们看到学生未来的出路。亚洲很多地区,如韩国、日本的音乐剧已走得很前,香港也要加把劲,再不起行便赶不上这班『音乐剧列车』。」
(原文於《演艺通讯》2020年11月号刊登, 按此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