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身体说故事

舞蹈学院曾咏晖及盘彦燊

2022年6月1日

一直活跃於舞蹈界的两位当代舞艺术家曾咏晖和盘彦燊,以往多在排练或演出场地碰面,去年不约而同报读演艺学院舞蹈艺术硕士课程。台上搭档忽尔成为同学,纵使二人个性迥异,艺术风格不一,却成为课堂上的好伙伴,透过不断学习、讨论与反思,共同探索,各自努力,朝着未来创作目标迈进。

 

习惯透过作品向人生提问的曾咏晖,在台下显得讷言,但舞者并不会被语言所局限。曾咏晖六岁接触中国舞,此后一直学习多种舞蹈,於香港中文大学修读建筑,功课再忙亦没有想过放弃,「我自小已清楚自己喜欢跳舞,该怎样形容……就好像我是注定要跳舞。」毕业后直接当上斜杠族,曾任学校活动导师、补习老师,「各式各样的兼职都做过,直至可以比较稳定地以跳舞维持生活。」

 

多年来,曾咏晖为不同舞团演出及担任编舞,并兼顾舞蹈教学工作,向来填得密密麻麻的时间表,在疫情下出现空档。「停顿后开始思考,跳舞对我来说是甚么?我还有甚么可以做?」 跳舞多年,她担心自己进入一个饱和状态,事事变得机械化,不会意识到需要进步和寻求突破,「我自己教过好多班,但从未正式读过跳舞,倒不如趁有时间进修读书。」

 

开启沟通之门

 

凭着丰富的跳舞履历,她去年获颁香港赛马会音乐及舞蹈信托基金奖学金,顺利入读舞蹈学院艺术硕士课程。「演艺学院有很大自由度,通过不同课程、导师和活动,让我们扩阔表演艺术圈子,例如我第一个学期没有选读舞蹈科,反而拣选戏剧和音乐学院的科目,又参与学士课程的群舞排练,跟主修中国舞、芭蕾舞的同学合作,是非常难忘有趣的经验。」

               

硕士课程的同学来自不同地域,对曾咏晖来说,在沟通上存在一定隔膜,她感激有盘彦燊作伴,两人课后经常深入讨论。微妙的是,完成首个学期后,沟通之门就在不知不觉间慢慢打开,「曾合作过的前辈发觉我说话比以前大胆,可能是课堂上有很多互相讨论的机会,加上系统式教学让我能持续整理学习内容,在知识分类整合的过程中,思路和表达方式变得清晰有条理。」

 

在学院的推荐下,曾咏晖将出发到德国参加为期四天的舞蹈交流活动,她早已为今次旅程定下目标,「艺术家一样需要与不同人合作,表达创作意念不能凭空想像自说自话,我们在课堂上学习词汇、理论和哲学,可以丰富个人理念,而出国交流可以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从而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透彻,当中有哪些缺失或未完善之处。」久违了的海外交流,是一次思考人生与艺术的启蒙之旅。

 

以经历为创作基础

 

相对健谈的盘彦燊,与演艺学院早有渊源,中五毕业后成功投考舞蹈学院,无奈在家人劝勉下选择升读中六,「读了一、两个月便觉得不适合,彷佛全无方向感,於是提出退学,家人坦言不会支助学费,叫我自己打算。」后来他到机场酒店任房务,同事们见他清洁房间时不忘载歌载舞,都鼓励他再次报考演艺学院。

 

盘彦燊在学院主修现代舞,首年基础课程包罗中国舞、芭蕾舞和音乐剧,「兼顾四科压力颇大,但那一年的学习非常重要,我从中梳理出各种舞蹈的共通之处,将不同技巧融合於身体,再自然地表达出来。」回顾昔日的难忘体验,是主演毕业作《Sinking Water》,「编舞是前DV8形体剧场舞者及到访艺术家Rob Tannion,他会跟我们详谈,发掘演员本身的故事,再放到作品里面。当时我父亲离世,个人经历与剧中故事有脗合之处,这次演出为我带来很大启发,此后每次创作都会自问能否紧扣内心的需要。」

               

扣连舞蹈社群

 

毕业后,盘彦燊曾以北京为创作基地,四年后回流,成立身体力行戏剧舞蹈工作室,不时赴欧美、亚洲各地进行创作及演出。近年他开始自我观察工作模式,由於创作概念倾向道家思想、亚洲哲学,他需要在宁静环境思考和阅读,并借助丰富的资源库进行研究,於是兴起重返演艺学院的念头。「疫情期间,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薄弱,我希望维持交流和沟通,既然到外地进修或演出都不容易,不如留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深究演出或探索感兴趣的事,从身处的土壤中发掘及认识更多价值,成为富有生命力的香港艺术家。」

 

阔别校园多年,盘彦燊对母校有了新的理解,他笑说:「以前可能太年轻,很多事未察觉到,现在发觉学院不但教学设施完善,还顾及很多细节,例如我们会收到学生事务处的电邮,介绍心灵健康资讯,全面支援学生的学习生涯及身心发展。」

 

盘彦燊欣赏硕士课程的编排系统化,「创作人有时会享受迷失,但学习新知识需要逐步累积、发酵,才更有成效。」演艺学院一直强调跨学科艺术教育,以往集中连系六大学院,如今的跨界合作更进一步开阔学生眼界,盘彦燊指硕士课程其中一项活动需要与香港大学建筑系合作,透过建筑学知识创作环境舞蹈。

 

「演艺学院的网络扣连非常出色,我所指的包括网上和实体交流,不但请来国际知名的艺术家为同学上网课,同时积极连系整个舞蹈社群,例如近月的大型舞蹈演出,我们一早已收到老师的电邮,提醒我们报名参与,艺术界的确很需要这种鼓励和平台,藉着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培养一个艺术家慢慢开拓自己的路。」

 

(原文於《演艺通讯》2022年6月号刊登,按此阅读原文。)

 

 

按此订阅电子月刊和学院最新资讯。